童恩正《珊瑚島上的死光》 說明 2010/10/19 (45K) 2011/1/21 2010/10/19 (44K) 2011/1/21 2010/10/19 (54K) 2011/1/21 2010/10/19 (39K) 2011/1/21 好讀書櫃《典藏版》,感謝陳偉森參照原書整理校正過。感謝梁景堯勘誤。 勘誤表: 唯恐天下大事/唯恐天下無事 (梁景堯 2011/1/21) 失事吧了/失事吧? 華僑‧/華僑, 原於電池/原子電池 懾懦/囁嚅 的諾言‧/的諾言。 的車外‧/的車外, 輪廓門/輪廓, 劃著水/划著水 清撤如鏡/清澈如鏡 聞無人跡/闃無人跡 輕桃/輕佻 井不是/並不是 A 國/A國 屬子/屬於 艦隊口/艦隊。 懾嚅/囁嚅 焊接機口/焊接機。 電火花口/電火花。 幫,忙/幫忙 推誘/推諉 對丁/對於 惶恐口/惶恐。 作者簡介 童恩正(1935——1997),1935年生於湖南寧鄉。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科幻作家。 童恩正幼年隨父母避戰亂輾轉於湖南西部,抗戰勝利後才同家人一起回到已成廢墟的長沙。父親在湖南大學教書,童思正則進入成智小學學習,1947年考入長沙雅禮中學,以後又考入四川大學歷史系。 童恩正在大學期間發表了著名的科幻小說《古峽迷霧》。1961年他大學畢業後被調入峨嵋電影製片廠任編劇,但不久又被學校要回擔任馮漢驥教授的助手,後任歷史系教授。開始同時徜徉於文學與史學兩個領域。 1978年,擱筆十餘年的童恩正又開始了科幻創作,修改了《古峽迷霧》和《珊瑚島上的死光》(後者在1978年發表後轟動中國,被評為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後來又被改編成電影),創作了《雪山魔笛》(1978年)、《遙遠的愛》(1980年)等科幻小說。 世界科幻小說協會(WSF)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97年4月21日在美國匹茲堡病逝。 內容簡介 《珊瑚島上的死光》一書生動形象地反映了科學家們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給讀者以深刻的啟示。正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滋潤著渴求知識的廣大讀者的心田。這些佳作的共同特點,一是不只局限於對科學知識的闡述,而是注重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二是通俗易懂,引人入勝,做到了科學性、可讀生、趣味性的統一。 《珊瑚島上的死光》是中國科幻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並曾在1980年代初期被拍攝成電影,是我國第一部科幻電影。《珊瑚島上死光》創作於1970年代末期,這時的中國正處於多事之秋,北方鄰國的巨大威脅使當時的中國文壇上出現了一批以反特和軍事為主要題材的作品。《珊瑚島上的死光》也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珊瑚島上的死光》講述了一個科學家在現實中的幻滅,科學本身並無正義與邪惡之分,關鍵看使用者。原子技術可以為人類發電但也能以核武器的形式威脅人類的生存。世界上是不存在世外桃源的,任何人都會不可避免地捲入到正義與邪惡的鬥爭中去。 《珊瑚島上的死光》一書亦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世紀百強)的五百多本評選書目之一。 ※※※ 電影《珊瑚島上的死光》(1980年攝製)故事梗概 在某國w城,愛國華裔科學家趙謙教授試製成功高效原子電池,他拒絕了各大財團重金收買原子電池專利權的企求,決定把樣品和資料全部帶回祖國。當天夜裡,趙教授被人暗殺。趙教授的未來女婿,青年科學家陳天虹為實現教授的遺願,攜帶電池樣品駕機逃走。途中,飛機被一種奇特的空中武器擊落,天虹掉落海中。他掙扎著向附近的一座小島游去,一條鯊魚向他游來,在這危急關頭,只見一道火光閃過,鯊魚即刻死去,天虹游到小島上。這是一座神秘的小島,島上只住著一位老科學家、趙教授的好友馬太博士和他的啞巴僕人阿芒,島上有一座複雜神奇的實驗中心,馬太博士在這裡經過10年奮鬥試製成功了激光器,剛才就是馬太博士在實驗室裡運用激光器救起了天虹。當天虹瞭解到馬太博士尚未解決激光器的電源問題時就把高效原子電池交給馬太博士。當他們認識到維納司公司企圖把趙教授和馬太博士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製造一種新式武器威脅人類和平時,決心阻止這一罪惡行徑。維納司公司害怕陰謀敗露,派人來島上索取資料並要炸毀小島,消滅罪證。經過一場激烈的搏鬥,軍艦攜帶資料逃走,小島即將被炸,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天虹配合生命垂危的馬太博士用新試製成功的激光器和高效原子電池? 豪I了軍艦,小島爆炸了。科學家們的新發明雖沒能留下,但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人類和平。 影片將科學幻想小說搬上銀幕,這對我國電影藝術創作實踐來說,是一種新的嘗試和探索。它圍繞具有科幻色彩的中心事件——保衛和掠奪「高效激光科技成果」而展開,用重彩濃筆描繪了科學領域內正義與邪惡的鬥爭,塑造了趙謙和馬太兩位華裔科學家的形象,既歌頌了他們熱愛祖國、熱愛科學事業的獻身精神,同時也揭露了一夥騙子竊取他人科學發明成果的卑劣行徑。 ※※※ 作者童恩正詳細生平 1935年8月27日,歷史學家兼科幻作家童恩正在湖南寧鄉出生。童恩正出生以後,第一件留在記憶裡面的事情便是逃難。他坐在一個籮筐裡,另一個籮筐裡坐著姐姐,被人挑著,跟在母親後面,輾轉流亡於湖南西部的安化、漵浦、沅陵、辰溪一帶。那清澈見底的沅江,兩岸經常隱現在煙雨中的青山,那古老的苗民的奇風異俗,那夜半曠野裡在火把照耀下的舉行的巫術儀式,一切都叫這個七、八歲的孩子感到好奇和迷惘。 抗日戰爭結束了,童恩正一家回到了經過一場大火已經化為一片廢墟的長沙。父親在湖南大學教書,而童恩正則進入成智小學學習。1947年,童恩正考進了長沙雅禮中學,編入46班。在雅禮中學讀書的那段日子裡,童恩正是一個十分頑皮的孩子。他曾經裝鬼去嚇人,爬到他的小夥伴楊傳德的肩上,頭上頂一塊白被單,夜晚出現在校園裡,把同學們嚇得嗷嗷直叫。他喜歡打彈弓,雅禮中學隔壁是國民黨湖南省主席的官邸。當省主席張燈結綵,大宴賓客之時,童恩正和他的夥伴們,一陣彈雨,把窗戶打得稀爛,使官邸中大大騷亂了一陣。 雖然童恩正在雅禮中學讀初中時有許多越軌行為,但他也有許多傑出的表現。他想自力更生,工業救國,和小夥伴們一起辦了一家「唯是頂好」公司。維斯丁豪公司,是美國出名的大公司,童恩正取了這個公司的諧音,「唯是頂好」--唯有我的東西是頂好的! 每到晚上,小夥伴們蒙著被子,聽童恩正講故事。這些故事,都是他的即興創作,沒頭沒尾,「哪裡黑,就在哪裡歇。」可是,這些故事卻常常能迷得小夥伴們神魂顛倒。講到精彩處,童恩正便要賣關子,軋住了話頭,逼得小夥伴們苦苦哀求。這種沒有稿費,沒有版權的口頭文學,使童恩正鍛煉了口才,培養了創作能力,這也許是他狩獵文學的開始吧。 1956年,童恩正父親調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工作,全家遷往成都,童恩正考入四川大學歷史系學習。 1957年,童恩正在四川大學歷史系學習時,便開始發表文學著作和科普著作。1957年,他在《紅領巾》雜誌第7期上發表了第一篇小說:《我的第一個老師》。1959年,他寫作了第一篇科幻小說:《五萬年以前的客人》,並於1960年發表在《少年文藝》第三期上。1959年夏天,童恩正跟著四川大學著名考古學家馮漢驥教授,到四川忠縣渰井溝去考察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然後,他又和另外兩個對考古感到興趣的川大歷史系同學自願放棄暑假,到巫山大溪去參加另一處新石器時代墓葬的發掘工作。這裡的景色壯觀而驚人:「浩蕩的長江在這裡被兩岸聳立的大山束縛成一條狹窄的激流,紅色的山巖從江邊垂直矗立,高高地聳入雲霄,日光只有在中午才能射進這陰暗的峽谷。江水洶湧著衝擊在猙獰的礁石上,激起了翻滾的波浪,捲起了巨大的漩渦。瀑布從高山上傾瀉下來,在空山中發出可怕的轟鳴。險峻的高山下,奔騰的江水在這裡以它的粗獷、它的雄偉震懾著人,激動著人。」 更為震懾人、激動人的時間是夜晚。當晚上八、九點鐘,一輪圓月在陰森的峽谷黑黝黝的大山後面緩緩升起,照亮了咆哮的大江時,童恩正感到了古峽的莊嚴、肅穆,對大自然產生了一種原始的敬畏。 就是這種對大自然神秘、恐怖氣氛的原始敬畏,加上對考古學、對冒險生活的熱愛,使他回到成都以後,在一個星期的時間內寫出了《古峽迷霧》。上海少兒出版社於1960年出版了年輕大學生的作品。作品一發表,便受到了青少年讀者的歡迎。 《古峽迷霧》的出版,幾乎改變了童恩正的命運,使他走上專業文學工作者的道路。1961年,童恩正大學畢業。那一年,著名電影演員馮喆由上海調到峨眉電影製片廠工作。他看到《古峽迷霧》以後,便到四川大學去找童恩正。著名演員來找一個普通的青年學生,使童恩正感動至深。交談中,馮喆稱讚童恩正有想像力,會編情節,而這兩點正是一個編劇必備的品質。他建議童恩正去當編劇。以後,馮喆將童恩正介紹給峨眉電影製片廠的廠長朱丹南。朱丹南很欣賞這位青年作者,童恩正大學畢業後,便將他要來峨影廠擔任編劇工作。他到峨影廠工作以後,開始改編《古峽迷霧》的電影劇本。改編還未完成,四川大學將他又要回學校,擔任馮漢驥教授的科研助手。從此,他開始在考古學和文學兩個領域裡縱橫馳騁,過起了身兼兩個工作領域的「兩棲人」的生活。 《古峽迷霧》的出現,在中國的科幻小說史上,是一個有轉折意義的事件。雖然中國科幻小說早自清末即有源流,民國時期亦有後繼。然而真正成為氣候,還是新中國建立以後的事情。當時百廢待興,急需大量科技建設人才,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培養科技人才,又需從少年兒童抓起,於是一種具有當時中國特色的科幻作品應運而生。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中國的科幻一開始就植根於「科普」和「兒童文學」的園地裡。因此在50-60年代早期的科幻作品,大多不離這個主旋律。與其說是科幻小說,不如說是兒童科幻故事,或圖解的科學知識。這樣安排出於特殊的時代情況,固然無可厚非。但是畢竟遠離文學正道,不理解科幻小說的本質,說到底是小說,而不僅是科學。不能僅僅作為宣講科學知識的一種故事載體,單純等同於「科普」的代名詞。 《古峽迷霧》以小說的形式出現,文情並茂,在主題構想、情節安排、人物刻畫和意境描繪等諸方面都展現了小說和科學幻想的魅力,吸引了眾多的讀者。這篇小說的問世,猶如石破驚天,予人以震動和清醒劑的感覺,為中國科幻小說揭開一個新篇章。 在文化大革命中,童恩正被迫擱筆十年,遭遇了中國知識分子們所遭遇的共同命運。他的朋友一個接一個性離開了這個世界,馮喆被殘酷折磨,受凌辱,受毒打,終於用他的一死,維護了一個藝術家的尊嚴。他小時候的密友,同他共同創辦「唯是頂好」公司的李明智,1967年在大連工作時,也因受到迫害,義不受辱,蹈海身亡…… 在十年浩劫中,童恩正因為寫作《古峽迷霧》受到批判。批判的理由十分荒唐。善於聯想的工宣隊員,居然說《古峽迷霧》中的秦軍就是人民解放軍,巴國王子則是蔣經國。理由是充分的:蔣介石是從重慶逃到台灣的,而巴國王子也是從重慶逃到黃金洞的。結論:《古峽迷霧》是為蔣介石招魂的。 於是,《古峽迷霧》中的人物受到追查。在追查過程中,人們有了驚人的發現,原來,主人公之一,助教陳議;是三十年代國民黨福建省主席。外調人員到了童恩正的故鄉湖南長沙,看童恩正一家和國民黨將領間有何聯繫。可笑的是,陳議當福建省主席時,童恩正尚未出生,何況,福建同湖南有千里之遙,這種聯繫實在無法建立。 工宣隊員更為重大的發現是,《古峽迷霧》中的主人公楊傳德教授,竟然實有其人,是童恩正小時候的朋友。 其實童恩正是故意借用他的名字來開玩笑。楊傳德從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被分到原於能研究所工作。這下子證據確鑿:童恩正串通楊傳德,洩露國家原於機密!童恩正和楊傳德受了一場驚嚇。然而,他們還是感激工宣隊的,如果沒有這些人,他們這一對失去音訊多年的患難之交也許是一輩子也不會重新建立聯繫的。 在這樣的氣氛下,童恩正自然無法繼續寫作,直到「四人幫」垮臺。從1977年起,同他完全斷絕了關係的文藝界,迅速地又向他伸出了友誼之手,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有的要重印他過去的作品,有的約他寫點新作品。1963年曾經同他一起改編電影文學劇本《古峽迷霧》的沈寂,剛剛在上海電影製片廠恢復工作,立即來信鼓勵他繼續從事電影文學創作。1978年5月,他去上海出席全國科普創作座談會,又會見了他所敬佩的高士其與鄭文光、葉永烈、肖建亨、劉後一、周國興、張鋒等科學作家。劫後重逢,他同作家們都很興奮,相約共同為繁榮中國的科學文藝創作作出貢獻。童恩正重新拿起筆來,以比過去更強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投入了創作。他在完成教學和科研工作之餘,改寫了《古峽迷霧》和《珊瑚島上的死光》,並在沈寂的協助下,將它們改編成了電影劇本。他還寫了《雪山魔笛》、《追蹤恐龍的人》、《宇航員的歸來》、《暉暉的小夥伴》等科學幻想小說。 童恩正在1963年寫的科幻小說《珊湖島上的死光》,在1978年發表後轟動中國,獲得全國第一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並且立即拍攝了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受到正統文學和廣大社會鼓掌歡迎,熱情伸開雙臂擁抱接納。就是這篇作品,同時被資深科幻小說評論家評議為中國科幻小說重文學流派的代表作。後來,這篇小說還被改編成連環畫、廣播劇,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雖然,童恩正對自己的這篇小說評價並不很高。他認為,這篇作品受到社會歡迎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十年浩劫後文藝界是一片空白,他的這部饒有趣味的作品正好適應了人民大眾對填補精神空白的需要,正如一個人在餓極時吃一碗茶泡飯也香一樣。但是,他卻從中受到很大鼓舞,決心要拿出較高水平的作品來報答熱愛他的人民。 一位非常器重童恩正的老領導嚴肅地對他說:「我知道你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你能寫小說、電影。我們也不是不支持你寫這些,你能為人民做出越多的貢獻我們越高興。只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國家培養你,是希望你成為學術界的帶頭人,而不是……」史學界的一些老師和朋友的意見也與這位老領導一致。 其實,童恩正認為,做學問與創作科普作品不僅不矛盾,還可以互相促進,一加一大於二。 不少史學界的朋友都認為童恩正是一個怪人。他常常從出其不意的方向殺出來,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寫出見解獨特的論文。而這,正是得之於他為寫科學文藝作品而經常看科學資料的緣故。十年浩劫中,童恩正看了一份資料,介紹一位美國教授利用電子計算機綴合甲骨碎片的試驗。童恩正靈機一動,覺得對方用的方法還可以改進。這項試驗的道理是這樣的:要辯認甲骨文,首先要盡可能地綴合破碎的甲骨。這是由於甲骨文是刻在烏龜的腹甲上的。烏龜的腹甲由丸塊骨板組成,這九塊骨板是由膠質連接的。龜埋在地下,天長日久久,膠質破壞,骨板破裂,發掘出來會成為一堆亂麻般的無法辯認的碎片。以前,考古學家們往往依靠經驗和記憶力,艱難地拼合著破裂的龜甲。假設用從拼湊甲骨文中摸索到的一些規律來編製程序,將這製成軟件,輸入電子計算機,綴合的速度就將快得多。於是童恩正邀約了兩位搞計算機的朋友一起編製了綴合龜甲的程序,輸入電子計算機,初步結果是成功的:電子計算機綴合龜甲的成功率在40%上下,超過了那位美國教授。論文發表後,引起了大洋彼岸那位教授的注意。於是,他發出邀請,要童恩正迅速訪美,切磋學問。這就是後來在1980年終於成行的童恩正訪美的由來。 對於生理學的關注也使童恩正有了新的發現。童恩正在他的著名的考古學論文《試論早期鋼鼓》一文中,除用考古學,地理學,土壤學的知識論證了早期銅鼓起源於中國雲南東部高原的一支屬於濮僚系統的農業民族,否定了銅鼓起源於越南的學說以外,還對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銅鼓的神秘功能作出了科學的解釋。由於銅鼓有節奏的聲音具備某些神秘的刺激作用,致使流行銅鼓地區的人民對之產生了崇拜心理,銅鼓成為權威的象徵,在祭祀,戰陣中使用,用於震懾和號召群眾。這並非迷信,因為人類學家發現,某一頻率的有節奏的鼓聲能引起參加祭典的人反常的感覺和行動,如自我陶醉,出現幻覺,身體的反常扭動甚至痙攣等。而為什麼這種鼓聲能引起反常感覺和行動,人類學家並未回答。童恩正注意到了生理學家的研究成果,回答了這個問題。原來,生理學的實駿證明,有節奏的聲音能刺激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和運動中樞。人類基本腦波的平均頻率為每秒八至十三周,所以,鼓聲的頻率為每秒7~9拍時,人們就會明顯地表現出反常的動作。因此,鼓聲神秘的刺激作用是由於鼓聲的頻率與人腦波的平均頻率一致引起的。 涉獵其他科學知識,長期在社會中觀察和寫作,幫助一考古學家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這在童恩正的學術活動中的例子並非一件、兩件。同樣,一個考古學家豐富的實踐活動幫助一個科學作家,這在童恩正的兩棲生活中也不鮮見。二十多年來,童恩正像他小時候崇拜過的徐霞客一樣,走遍了中國大部分地區。長江南北,大河上下,都曾留下過他尋幽訪古的足跡。他曾經兩次越過我國西南最雄偉的橫斷山脈地區,經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而直達雅魯藏布江。那皚皚的雪峰、深陷的峽谷,充滿了大自然的魅力。中國山河的壯麗,歷史的輝煌,使他深深地以自己作為一個中華民族的子孫而感到自豪。在考古調查和發掘中,他又有機會十分自然地與群眾接觸,不是「體驗」生活,而是「參加」生活。他曾經多次蹲在火塘旁邊,與藏族同胞喝青稞酒,與羌族同胞喝咂酒,與彝族同胞喝包谷酒,聽他們吟唱開天闢地的神話、古老的傳說、舊社會駭人聽聞的苦難,「四人幫」時代新的壓迫和生活的艱辛。這時,童恩正感到他們內心的喜怒哀樂,體會到他們樸質真誠的感情。這一切,構成了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的泉源。 兩棲,對於童恩正來說,每一棲對另一棲來說,都不是負號,而是正號。二十多年來,童恩正發表了三十多篇考古學論文,其中有四篇獲得四川省社會科學一等獎。童恩正還寫了一本地方史:《古代的巴蜀》。這部書成了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的四部國川大學教職員的著作之一。同時,童恩正在科學文藝的創作中也獲得了突出的成就。由於他的成就,他成了中國科學文藝的代表作家之一,被人譽為中國科幻小說的「四大金剛」之一,擔任過中國科普創作協會科學文藝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和成都市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 1991年,童恩正赴美講學,後移居美國。在美國期間,他擔任了多所大學的教授,成為美國知名教授之一,並在學術上卓有建樹,著述頗豐。這期間,童恩正曾多次返國,關心中國的科學研究和科普創作。每次回國,他都要同四川科普作家群歡聚一堂,談笑風生,令參加聚會者沒齒不忘。他在生時最後一次返國,與其弟恩文及筆者聚首2日,相談甚歡。他談到自己正在全力創作偵探類科幻小說,並為此購買了各種武器以親身體驗槍戰。誰知,這竟成永訣。這年4月,童恩正患肝病在美國住院治療,因換肝手術失敗猝然離世。 |
好讀第24年了。 有好讀真好,有你也真好。但不知遍及各地的你,究竟有多少。若你從未或很久沒贊助過好讀,請按這裡,贊助好讀也讓我們知道你的鼓勵與支持。 2024/6/14 Skelen 第一次知道好讀是在2011年,還記得那時身在外國的我要找<那些年>是十分困難,就是好讀令我發現了電子書的世界。雖然我也會買實體書,但在這十多年間,也會不斷在這裡找書看。身處香港也要十分感謝創辦人和製作電子書的各位讀友,感謝大家! 2024/6/1 德瑞克 感谢你无私的分享。 2024/5/18 布莱恩 《好讀》網站可以說是啟蒙了我對文學的興趣,一個提供了我自由自在悠遊於文學書海之中的平台,太感謝《好讀》了。 2024/5/8 rc 去年偶然發現好讀,覺得這裡根本是寶藏天地!謝謝每一位在幕後默默耕耘文學天地的人。 2024/5/7 呢 用好讀許多年了,感謝重新更新,也感謝大家的付出! 2024/4/4 R 這里居然能找到哈維爾.西耶拉的書!驚喜萬分!希望能讀到更多這位歷史小說大師的作品!感恩每一位好讀團隊! 2024/3/14 Beatlebum 在好讀挖寶好幾年,以為好讀不會更新了,但還是偶爾會上來看看,沒想到又有新書了,超級感動!好讀真的陪我渡過好多個通勤的日子跟愜意的週末,謝謝好讀! 2024/3/9 Christine 好讀是我這個文字工作者隨時隨地的好朋友,我有空就上來,給我許多精神糧食,伴我度過許多白天黑夜,有好讀,真好!非常感謝幕後團隊。 2024/2/19 He Zhong 非常非常感谢好读,许多外面找不到的书都在这里找到了,找书的过程,好读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 2024/1/13 Vanessa Chen 隔了七年才又上來,才知周先生離開了。很高興曾有機會參與好讀,透過網路與周博士共事(真也才知道的,一直只稱呼周先生的),感謝好讀團隊!也和過去一樣,給周先生的文末"祝您闔家平安健康"~願他家人心安~ 2024/1/7 強 第一次知道好讀的時間不久,大約兩年前。當時常在這裡挖寶,本來很擔心網站會隨著周博士離世而無法再運作,今日再來發現網站動起來了,真心、真心地感謝願意付出的善心人士們。無法想像沒有閱讀的人生,閱讀的路上有您們真好。 2023/12/27 Annabel Kuo 上高中後有了手機發現的,非常感謝。我本身是個很愛閱讀的人,我感到若我活著而不去欣賞這一種人類的藝術那將毫無意義可言。總而言之,萬分感謝,我不知道在每有能力買書學校圖書館又只能借七天的情況下,沒有這個網站我的生命會是多麼的荒蕪。 2023/12/12 Yumi 幾年前偶然得知周博士離世的消息,來到好讀網站總會覺得有點悵然,也以為不會再運作了。今年為老父親添購電子閱讀器,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再度連上好讀,沒想到繼續運作,還有這麼多讀友再度回來這裡,感覺很溫暖,謝謝好讀與團隊們的努力。 2023/11/27 Helios 能在这里发现赤川次郎、鬼马星和高羅佩的作品,太驚喜了!感謝好讀書櫃! 2023/11/19 Moon 偶然間發現這個網站,如獲至寶,更找到小時候很喜歡的一本書終於出現電子版,感謝團隊的無私分享,謝謝好讀! 2023/11/18 Michael 无意间想起过来好读怀念一下。竟然是惊喜!好读活过来了!感恩 感谢。 2023/11/5 angsila 每周上好读看看是否有新书,这已经成了一个习惯。这种陪伴是一种舒服的,充满确定感的安心。感谢好读。 2023/10/30 Vincent 從武俠小說開始接觸到好讀,陸陸續續也看了很多好書,六年前看到周博士的消息覺得十分不捨與可惜,時隔多年發現好讀又重新運作了,實在感到非常開心與感謝! 2023/10/23 偷泥 2019年的某天,我在這裡遇見了薩豐的風之影,便開啟了我的閱讀之路,才知道原來閱讀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2023年的今天,我依然在這裡遇見一本本的好書,真心感謝好讀! 2023/10/7 Young 自2017年後,時隔六年才發現好讀又開始運作了,真的充滿深深感謝。 2023/10/4 JOE 好多年前,在好讀發現艾西莫夫的基地系列,還有科小說海伯利昂,讓我在年輕歲月,住在忠孝東路旁玉成公園附近的時候,獲得了很多閱讀的樂趣。時隔多年,又想在好讀看點書,到了今天,我第一次在好讀把村上春樹的收音機2讀完,感謝好讀~ 2023/10/3 snow 非常喜歡好讀,感謝好讀無私的付出與陪伴的歲月。永遠支持好讀。祝福好讀長長久久。 2023/9/24 Tomcat Chou 從2006年起,好讀就這麼伴我度過了這麼長的時間。直到2017.12的噩耗傳來,我以為就此不再見好讀。直到今日,偶然想起老朋友,想不到好讀還在,令人又驚又喜。祝福好讀,好讀長存。 2023/9/24 王俊文 眼力不好,多年沒來好讀看書,今天再訪好讀方知周劍輝博士已往生,不勝唏噓,希望他安息天國。沒有他的辛苦創建及許多熱心朋友的共同努力,好讀不容易經營至今。謝謝周博士及熱心朋友的辛勞貢獻! 2023/9/12 Charlotte Chang 想不到今天上網查看,好讀竟然復活了,是哪位神仙壯士伸出援手?還沒仔細搜尋來龍去脈,已喜極而泣。這嘉惠眾多書友但卻無啥收益的苦工,真的需要有很多愛才能繼續下去,祝福新版主,謝謝您!好人一生平安! 2023/9/5 小張 喜愛好讀網站及電子書本 很多年月了。從武俠小說起始,到各種書類,幸得有心人製作電子本供方便取用閱讀,非常感謝。 2023/8/18 璐羽 第一次知道好讀是無意間發現的,並且發現的那天令我驚喜且意外的是—剛好是好讀復活不久之後,覺著應該是某種莫名的緣分,促使想找些電子書的我被帶到了這裡。這裡有著各位前輩們辛苦掃描、品質極佳的電子書,讓我這個後人能夠免費享用這些書籍,十分感激前人的努力讓我成了書籍的富翁。感謝好讀和各位讓好讀變得更好,讚。 2023/7/26 袁樹國 好些書都沒有prc檔案,有點遺憾!重新上架還是令人高興,加油! 2023/7/20 KYLESONG 大概2010知道好讀, 就三不五時來此找書, 原本只有看書時順便回報一些文字勘誤, 後來2015開始幫忙周博士製作電子書, 主要是OCR檔案的文字校對, 也曾經掃瞄了一,二本書進行校對提供txt, 周博士也幫忙製作了電子書格式上架, 非常感念~ 可惜後來2016年中事忙, 暫停了校對的支持, 再後來就是看到周博士由友人的公告....當下難過且震驚, 雖然還是偶而會上好讀看看, 但是看到周博士曾經的發文還是心中不捨, 終於, 今天久違的上線,看到新版主的通知, 開心不已, 也希望周博士在天上也是同樣歡欣. 2023/7/18 Mac 翻書抽屜內的Kindle,很舊沒有開啟了使我再與好讀相遇。期待重拾讀趣,祝讀趣再次重臨好讀及各位讀者。 2023/7/18 池子 十年前发现好读,获得了很多排版非常好的电子书,现在还有当年下载的很多书存在kindle里。好久没来竟发现版主周先生已经过世令人不胜唏嘘。感谢周先生带来好读,给予纷繁复杂的网络一方书香雅地。 2023/7/14 甲魚 好讀的出現,使我重措對書籍的興趣,它提供了一個便利的途徑來發掘好書,希望這個網站能繼續為其他有興趣的讀者服務。 2023/7/8 歌 讀書時期用pocket pc 看書持資源發現了好讀,然後好讀一直陪伴我至大學畢業然後踏足社會。雖然工作事忙,但是上好讀網閒逛看黃河散文已成一種習慣,直至發現好讀不再更新,繼而停站,再從別的論壇得悉網主離世一事,心有點哀傷,後悔未曾跟他言謝在學習期間他的網站是我的精神食糧。見到好讀重啟,有心人延續好讀網站的營運和更新,很是感激,對周先生的貢獻亦致萬分感謝! 2023/7/4 葉扁舟先生 相识十年,前面看过不少好书,谢谢你。今年时间更多了,希望在haodoo度过更好的年华。 >> 更多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