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方法為王:讓問題迎刃而解 一、找準﹁標靶﹂:問題到底是什麼 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對問題進行正確界定。弄清了﹁問題到底是什麼?﹂就等於找準了應該瞄準的﹁靶子﹂。否則,要麼是勞而無功,要麼是南轅北轍。 ﹁將一個問題良好地界定,等於已經解決了問題的一半了。﹂ ︵1︶回到解決問題的真正目的。 ︵2︶提升要界定問題的層次。 ︵3︶考慮從其他方面甚至相反方面找方法。 ※※※ 二、學會﹁換地方打井﹂ ﹁任何人、任何企業要發展得快,必須學會開拓新領域。﹂ 在一個地方打井,如果老不出水,就不要繼續打,而考慮重新換一個地方。 ︵1︶善於﹁換地方打井﹂,創造發明的思路會更寬闊。 ︵2︶善於﹁換地方打井﹂,解決問題就會有更好的方法。 ︵3︶善於﹁換地方打井﹂,就更容易在單位脫穎而出。 ︵4︶善於﹁換地方打井﹂,在競爭中更容易立於不敗之地。 ※※※ 三、以類比方法解決問題 ﹁每當理性缺乏可靠的論證思路時,類比方法往往能指引我們前進。﹂ ﹁創造聯想的心理機制首先是類比︱︱﹂ ︵1︶培養對﹁相似性﹂的直覺。 ︵2︶直接尋找對應。 ︵3︶讓過去的經驗與教訓有效指導今天。 ※※※ 四、以逆向方法來解決問題 當正面走不通的時候,嘗試從反面走一走看,說不定一下子就走通了。 逆向思維方法就是大違常理,從反面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具體而言,掌握逆向方法,主要應該重視這些方面: ︵1︶逆向解決,柳暗花明。 ︵2︶化廢為寶,逆向運用。 ︵3︶正反索因。 ※※※ 五、以側向方法來解決問題 思考問題時,不從﹁正面﹂角度,而是通過出人意料的側面來思考和解決問題。從側向找關聯、從側向突出興奮點、從側向找價值、塞正通側找突破︱︱ 培養側向思維能力,關鍵在於兩點: ︵1︶養成﹁迂迴﹂思考的習慣。 ︵2︶把握強弱的辨證。 ※※※ 六、以系統方法解決問題 上世紀貝塔朗菲吸收前人的優秀成果,創立了一般系統論。系統論與控制論、信息論一起,被稱為﹁三大論﹂,是廿世紀思維科學發展的重大理論。 系統方法是:在考慮解決某一問題時,不是把它當作一個孤立的、分割的問題來處理,而是當作一個有機關聯的系統來處理。 系統方法主要包括:系統的整體性、系統的有機聯繫性、系統的層次性、系統的環境性、系統的動態發展性。 要掌握和運用好系統方法,重點應該做到: ︵1︶把點對點的關係變為系統關係。 ︵2︶學會﹁一加一大於二﹂。 ︵3︶巧妙製造﹁自解決系統﹂。 ※※※ 七、以加減方法解決問題 ﹁宇宙間的一切道理,都是一加、一減,非常簡單。﹂ 加減法是一種將事物要素數量,進行增加和減少的思維方法。 這種看上去最簡單的方法,無論對治國安邦、發明創造、企業經營,還是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都有很大作用。 ※※※ 八、以W型方法解決問題 遇到困難與問題,應該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但具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要一味地往前衝,撞了南牆也不懂得回頭。 有時候,就得特別強調﹁退﹂。能進,也能退,這才是一種完整的智慧。必要的退,恰恰是為了更好的進。 ﹁W型思維法﹂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方法。它往往勇於接受對方不合情理的條件。但最有意思的是:當接受條件之後,你分析這一條件本身就潛藏著戰勝對手的最好辦法。 ※※※ 九、以更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 將問題簡單化,是智慧的體現。﹁多﹂不一定好,﹁合適﹂才好。 人簡單不了,往往是受限於追求繁雜的思維定勢。 學會砍削與本質無關的信息,並善抓根本,並用最簡略的形式對問題進行表述。 反問立論前提,就不會作繭自縛。 ※※※ 十、將問題巧妙轉換 有時候我們碰到問題,通過直接的方法是難以解決的。但是,如果通過轉換,將原本很難的問題,變為另外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效果可能就會截然不同。 問題轉換的公式可以表述為: A問題實際上就是B問題; A關係實際上就是B關係; 要解決A問題,就是要解決B問題。 ※※※ 十一、要大智慧,不要小聰明 有的人自認為聰明,結果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輕則喪失機會,重則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因為他們的所謂聰明,往往是打敗自己的武器! 是否把握得失的辯證法,是有大智慧, 還是只有小聰明的重要區別。 吃虧是福。巧作不如拙誠。 ※※※ 十二、讓更多的人幫你成功 沒有人能獨自成功。讓更多的人幫助你成功,是智慧的高度體現。 在當今這個社會,個人能力如果不與團隊精神結合,必然產生不了理想的效益。 理解萬歲?先理解別人的不理解! 擅長將一種阻礙你的力量,變為支持你的力量,那就是最大的加法。 行善可開運。 ※※※ 十三、抓要點,抓根本 眉毛鬍子一把抓,結果往往是事事著手,事事落空,即使事情能做成,也要付出很大的時間和精力。 與此相反,如果善於抓問題的要點,再棘手的問題也能很快解決。 這就體現了抓要點、抓根本的魅力。 ︵1︶學會﹁點穴﹂。 ︵2︶抓到﹁牽一髮動全身﹂的地方。 ︵3︶抓住最能打動人心的地方。 ︵4︶掌握制高點。 ※※※ 十四、當兩條路擺在面前時,選擇第三條 擺在面前的只有兩條道路,但更智慧的方式是:選擇第三條。 ﹁非此即彼﹂的選擇,未必是最好的選擇。對第三條道路的選擇,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1︶抑制盲目衝動。大局為重。 ︵2︶超越﹁侵取﹂與﹁屈從﹂,重視﹁雙贏﹂。 ︵3︶去掉﹁非此即彼﹂的思維,追求﹁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