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那女人是誰? 搶片時風平浪靜, 進一步海闊天空。 ※※※ ﹁妳們在扯什麼啊?﹂袁太太看見三個鄰居太太站在太陽底下聊天,開玩笑地說:﹁小心回家魚都臭了。﹂ ﹁沒什麼!沒什麼!﹂幾個人好像嚇一跳,匆匆忙忙地散開。 緊鄰的蕭太太跟過來,走在袁太太的旁邊。 ﹁妳們到底在談什麼啊?﹂袁太太又問一遍:﹁神祕兮兮的。﹂ ﹁沒有啦!﹂蕭太太低著頭說。 ﹁一定有什麼事。﹂袁太太看得出,蕭太太不自然。 ﹁真的沒有!﹂蕭太太隔了半天說,接著把話題岔開了。可是就在快到家門的時候,蕭太太突然停住,低著頭想了想,吞吞吐吐地:﹁袁太太啊!咱們是老鄰居,我一路想,還是告訴妳好了。我覺得,妳恐怕得留意一下妳家老袁。﹂ ﹁為什麼?﹂袁太太臉色都變了。 蕭太太又吞吞吐吐了老半天,說:﹁好像有人看見老袁跟個年輕女人。﹂ ﹁誰?跟誰?﹂ ﹁沒人認識。﹂ ﹁誰說的?誰看見的?﹂袁太太由剛才鐵青的臉色轉為通紅:﹁是誰胡說八道?他看見了嗎?﹂ ﹁不是我喲!﹂蕭太太害怕了。 ﹁不是妳是誰?妳說!﹂袁太太趨前一步,厲聲問。 ﹁是洗衣店老闆娘說的。﹂ ● 跟著袁太太就到了洗衣店。 老闆娘好像心裡已經有數,躲在後面不出來。 ﹁妳出來啊!妳出來啊!﹂袁太太喊。 ﹁我在忙啦!﹂老闆娘把乾洗機開得好大聲。 ﹁我等妳。﹂袁太太居然往門口一坐。 眼看逃不掉了,老闆娘抹抹手,出來了,揚著眉毛,還裝:﹁要拿衣服嗎?還沒洗好呢!﹂ ﹁沒洗好?﹂袁太太問:﹁我沒拿衣服來洗啊!﹂ ﹁袁先生早上拿來乾洗的。﹂老闆娘聳著肩,縮著脖子,一看就有問題。 ﹁他一個人來,還是帶別人一起來?﹂袁太太板著臉。 ﹁一個人!一個人!當然一個人。﹂ ﹁那妳為什麼亂說話?﹂袁太太沒好氣地問:﹁是不是妳說的?﹂ ﹁我沒說,我沒說喲!妳誤會了。﹂老闆娘直搖手:﹁我只是,只是幫妳先生檢查口袋的時候,看見一張照片。﹂ ﹁什麼照片?﹂袁太太緊逼著。 ﹁一張︙︙哎呀︙︙﹂ ﹁妳說!﹂ ﹁不要這樣嘛!﹂老闆娘露出央求的表情:﹁他和一個年輕小姐一起的照片啦!沒什麼啦!﹂ ﹁照片在哪裡?﹂袁太太轉過櫃台,伸手要。 ﹁妳先生一看到,就拿走了。﹂ ﹁他說那是他女朋友嗎?﹂袁太太臉色先一緩,又眼睛一瞪:﹁他說是誰幫他照的嗎?﹂ 老闆娘搖頭。 ﹁告訴妳,那是我照的,我先生和我美國回來的表妹。妳以後不要亂說好不好?﹂袁太太嘆口大氣:﹁這年頭啊,連跟親戚照一張照片,都要讓人說閒話。幸虧是我照的。﹂又抬頭,指指老闆娘:﹁妳給我去澄清!否則我告妳毀謗,我先生知道了,也非找妳麻煩不可。﹂ ﹁千萬別告訴妳先生!﹂老闆娘直鞠躬:﹁對不起啦!對不起啦!這次洗衣服不收妳錢啦!﹂ ● 老袁回家了。 才關上門,拍!就挨了一巴掌。 ﹁照片呢?你跟那個騷貨的照片呢?﹂袁太太像半截寶塔似地立在眼前。 當天晚上,兩個人狠狠吵了一架,老袁硬不承認,說是跟女同事的照片,然後東掏口袋,西翻手提箱,說找不到了。 袁太太還是不放,上了床,翻身過去,不理老袁。 第二天一早,老袁偷偷自己起床,到冰箱掏了點東西吃,再靜悄悄地出門。 ﹁站住!﹂袁太太突然在臥房裡喊:﹁洗衣店的人問你照片,你就說是跟我美國回來的表妹,是我照的。﹂ ﹁是︙︙是︙︙﹂ ﹁還有!﹂袁太太又喊:﹁不用給乾洗錢,老闆娘說了,這次免費!﹂ ※有話好說 故事說完了。 你猜,這一章要討論的是什麼? 是﹁以進為退﹂的說話方式。 看看前面故事裡的袁太太,不是﹁以進為退﹂嗎?當她聽到閒言閒語的時候,立刻追查﹁謠言﹂的來源。 然後,她找到源頭。並且在發現證據已經被老袁拿走之後開始發飆︱︱ ﹁那照片是我拍的!﹂ 誰能證明那照片不是她拍的? 既然是她拍的,還會有什麼問題呢? 於是謠言止住了。散布謠言的人認錯了,連洗衣服的錢都省了。 你說,這以進為退的方法妙不妙? ● 換個角度想,如果當時袁太太大罵丈夫,再打電話,甚至追到辦公室興師問罪,會是怎麼個結果? 只落得左鄰右舍和辦公室同事們看笑話,不是嗎? 而且這笑話愈傳愈遠,愈傳愈﹁走樣﹂,以後袁家還怎麼見人? 除非袁太太不要這個婚姻了,否則最好關著門算帳,別讓家醜外揚。 就算她真要離婚,又好在大吵大鬧,讓大家看夠笑話之後離婚嗎? 人都要面子,死也要死得有面子。 一個拳擊手,在場上挨了揍,只要不是死在場上,下來之後﹁發了病﹂,也要對外說是自己﹁老毛病發作﹂,而不能講是在場上被人打成那樣啊! 所以﹁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你可以說是﹁智者不信謠言﹂,也可以講︱︱ 只有有智慧的人,才知道如何以進為退,阻止謠言的散播。除非別人握有十足的證據,絕不能迴避、退縮。 我們甚至可以說,即使在自己處於弱勢的情況下,以進為退仍然是一種很好的脫身方法。 舉幾個生活上的例子: 一、你是不是要道歉? 向來都準時的捷運班車,居然因為電路發生問題而誤點了。 成千上萬的學生和上班族遲到,一片指責聲。 記者趕去了,問捷運局長:﹁您是不是要為這次誤點向社會致歉?﹂ ﹁當然要!﹂捷運局長嚴肅的說:﹁就算社會諒解我們是因為新換系統,不要我們道歉,我們也一定要道歉,非道歉不可!﹂ 於是本來的﹁被動﹂,成為了﹁主動﹂,不但﹁面子﹂回來了,而且給人一種負責的好印象。 二、我也有麻煩 ﹁聽說老王最近到處借錢,剛才他打電話說要過來,恐怕沒好事。﹂老陳對太太說。 才說完,門鈴就響。 ﹁歡迎歡迎!﹂老陳衝出去,熱情地招呼:﹁來來來!請坐!聽說你最近碰到一點困難。哎呀!﹂拍了老王一下:﹁人哪兒會沒困難呢?我最近也碰到點不順心的事,只是沒吭聲,幸虧太太娘家幫忙,暫時解決了。﹂ 你說,老王還好開口借錢嗎?老陳不向他開口借錢,已經不錯了啊! 三、本來就不好 暢銷作家舉行記者會。 ﹁對於現在很多人批評您的作品不是文學,甚至說寫得不好,您有什麼感想?﹂有記者問。 ﹁我相信他們批評的一定有道理,而且我從來不認為自己的作品好,正因為覺得不夠,所以我要不斷改進、不斷充實。﹂作家誠懇地說:﹁我不知道自己作品的文學價值,只知道我是真真實實地寫自己的感覺。﹂ 這樣說不是比你捺不住性子,對那些批評者大加反駁,結果得罪一堆人,還落得狂傲之名好得多嗎? ● 表面看,那些話是﹁退﹂,是﹁自謙﹂,實際是﹁以進為退﹂,先主動讓自己﹁利空﹂,然後﹁利空出盡﹂、﹁自谷底攀升﹂。 愈是對文學、美術、音樂,這些較抽象的藝術,愈可以用這種方法面對批評。 甚至包括相貌。想想,如果妳長得漂亮,有人不服氣地問妳:﹁妳認為自己漂亮嗎?有人說妳是校花,真的嗎?﹂ 妳該怎麼答? 妳說﹁對!我是漂亮、我是校花。﹂八成會得罪一大票女生。 妳何不說﹁我不覺得自己漂亮,只希望作個平凡的人。至於漂亮不漂亮,是不是校花,都是別人在說,我從不放在心上。﹂ 這樣不是既表現了妳的謙虛,又襯托了妳的丰采嗎? 四、先﹁主控﹂再找﹁退路﹂ 你住的社區要舉行住戶大會,選管理委員會的委員。 你德高望重,不敢不出席,怕有人怨你不重視社區。你又不敢出席,知道只要去了,八成會被選為主任委員。 你去還是不去? ﹁你去了!﹂而且一出席就掌握了大會的主控權,對社區有許多建言。 果然,你以第一高票當選委員,如果按得票數計算,主任委員非你莫屬。 但是會議還在你主控之中,你先開口:﹁雖然我因為人常不在國內,不可能擔任主任委員,但我絕對全力襄助主委,我自願擔任宣傳組負責人,大家說好不好?﹂ 大家鼓掌,再想想,你也確實太忙,既然自願負責宣傳,也好。於是,另選了主任委員。 這比你躲著不去,還是當選。甚至﹁人不在﹂的情況下,仍然會被﹁推舉﹂為頭頭,不是好多了嗎? 你怎樣辦到的? ﹁主動﹂辦到的!﹁以進為退﹂辦到的! ◎先﹁主控﹂,再﹁主導﹂ 以進為退,最大的好處是你能參與,能控制。 說話,最重要的就是主控。 想想,為什麼許多公會、工會、農會的主席,總有人搶著做? 因為他當了主席,能主控全局,朝有利於他的方向發展。 從這條路往下想,即使在會議中,你不打算發言,也爭不到主席的位置,你也應該出席。 你出席是為什麼? 為了參與!為了保護你的利益,也為了﹁人在人情在﹂。 ◎你一定不能不在場 在競爭激烈的場合,如果總得有幾個人被批評,總是落在那些缺席者的頭上。 這是人性︱︱欺侮不在場的人。 想想!大家在為失敗找代罪羔羊。 會落在那站在台中央,正﹁義正辭嚴﹂的主席頭上嗎? 不會! 會落在來勢洶洶、虎視眈眈的人的頭上嗎? 不會! 會落在像袁太太那種,你碰到我衣角,我都跟你沒完沒了的人的頭上嗎? 不會! 會落在哪個倒楣鬼的頭上? 當然落在那缺席不敢來,或躲在角落,怯怯生生,最沒聲音、最沒脾氣的人的頭上。 所以,記住! 以進為退,是主動出擊,是告訴對方你會纏鬥到底。你即使不開口,也不能不用你﹁閃亮的眼睛﹂開口,告訴大家:﹁我可不是好欺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