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山容易住山難 隨著臺灣經濟的繁榮、生活的優裕,大眾在消閒方面的需求,日甚一日,最明顯的,就是郊外別墅群的興建,一位住臺中的朋友,也到金山鄉附近添購了別墅,問他為什麼別墅購置得如此遠?他說假日開車,暢快心神,不跑箇二小時、好像養匹千里馬,只在操場上打轉,不過癮。 別墅群的興建,象徵著糜爛的都市夜生活將展開新貌,把酒色財氣的注視力,轉移一些到山水花鳥上去,將是國民生活品質開始提昇的轉捩點。然而許多在郊外添置別墅的朋友,都遇到了相似的困境:一開始興頭熱,邀朋呼友到別墅打麻將,不久事務忙,嫌路遠,每月一次去別墅淪為打掃工友,再過一陣,只好雇人看管,沒有享用的心情與時間,別墅便變成累贅與負擔。再下去,也不請人照顧了、水電瓦斯,都有了故障問題,於是腳步絕少踏入,野草蔓生,四壁霉爛,別墅就形同廢屋。 我常爬山,發現臺北四郊任由它霉爛的廢屋太多了,可見買別墅容易,住別墅困難,有孩子要上學不能住,有老人不能開車無法住,自己忙事業工作不能住,太太繫心股票匯市也不肯住,時時需要酒肉朋友一同往熱鬧窩裏鑽,最怕清靜,也無意住。這才想起﹁買山容易住山難﹂這句詩來,詩中早道出硬體建設容易,軟體建設困難的道理。要提昇國民生活的品質,只具備買別墅的金錢不管用,必須要有住別墅的心情氣質,才有用。如何培養消閒的素養,及消閒的心境,才是享用別墅的根本,不然,俗人一個,如何能﹁會得箇中趣﹂? 消閒的素養,先要革除﹁所謂消閒,一場麻將﹂的鄙俗觀念。古來以琴棋書畫為消閒的天地,每種才藝都是讓你一生賞玩不盡的美境,但摹帖、展畫、古琴、異書,都得從小培養根柢,有這份高雅的趣味,才能享此類清福。至於賞鳥養魚、品花試茗、談玄論佛,更需要靈性雅識,需要對每一件事物欣賞領略的自我教育,才能對著﹁片月入窗﹂或﹁秋草浮煙﹂,﹁殘雪在樹﹂或﹁新筍晚花﹂,對每一景都產生詩樣畫樣的感應,而享用其嫻美。 消閒的心境,先要排除﹁剛買下別墅,就在盤算何時脫手賺錢﹂的市儈貪念。到別墅去,就是要擺脫功利、效率、炎涼、賺賠、是非、機心︙︙想想﹁世上財多賺不盡,朝裏官多做不了﹂,讓東征西伐最勞苦的這顆心,爽靜一下,灑脫一下。心閒下來,寂寞清淨成為高貴的享受以後,悠閒真率之中,才有對話藝術的美,才有隨意不拘的美,才有家庭親子的美,才有山水清音的美。